4月7日,为推进喀什大学生物科学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特邀请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学名师陈向东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陈峰教授,教育部高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学名师、浙江大学吴敏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瑾教授,举办“生物科学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家论坛,本次论坛分别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和生地学院学科楼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买买提明·木沙主持出席会议,全校300余名教师线下参加会议,200余人在线上聆听此次专家论坛并积极互动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买买提明·木沙出席并主持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共有4个主题报告,陈向东教授以“以教学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打造生物学一流本科课程”为题开展专题讲座,陈向东教授指出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是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讲座中陈向东教授以多年实践成果为例,从“搭建高水平教材和授课内容体系”、“建立与现代教学技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打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模式”、“构建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利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全方位打造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生物学一流本科课程。

武汉大学陈向东教授作专题报告
陈峰教授以“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与一流专业建设”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中陈峰教授以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国家级一流专业总体现状引入,剖析了生物学一流专业建设与三级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和实施重点,对喀什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和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陈峰教授作报告
吴敏教授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指导”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中吴敏教授围绕竞赛宗旨、目的、方式、竞赛内容与形式、组织结构、竞赛规则等方面解读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发展历程及比赛组织细节。讲座中吴敏教授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现场答辩视频为例,向师生展示大赛宗旨及获奖队伍在选题和开展竞赛课题过程中的重要共同特点。在提问环节更是与师生互动,引导师生从兴趣出发,重视探究过程,锻炼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为契机,以赛代练,开拓思维,提高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浙江大学吴敏教授作报告
崔瑾教授以“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应用与共享”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以“如何提高生物类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引入虚拟仿真,讲座中以浙江大学虚拟仿真中心为例,指导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选题、具体操作过程和实际运行。聚焦东西部高校生物类实验教学共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结合自生经历总结归纳了虚拟仿真在相关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为我院生物类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指引。现场观摩浙江大学—模式植物拟南芥CRISPR/Cas9基因编辑虚拟仿真实验、南京农业大学—奶牛消化系统解剖及相关疾病诊疗虚拟仿真实验、华中师范大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虚拟仿真实验、南京农业大学—不同生态区生物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南京农业大学—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进一步阐述要在实践应用中坚持,主动推动共建共享机制,虚拟仿真实验为依托,切实发挥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始终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崔瑾教授作专题报告
本次专家论坛,集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我校进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分享和指导,拓宽了我校师生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推进生物科学、食品工程等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本次论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买买提明·木沙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教师与专家积极互动
据悉,陈向东,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主任、《微生物学通报》杂志副主编;现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为微生物学课程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一流线下金课负责人。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973子课题1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陈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党总支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化工与制药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微生物的世界》、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微生物学》负责人,《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副主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等奖励。
吴敏,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是《生命科学导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高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极端环境微生物的资源与利用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课题、863子课题、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十多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5)二项;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曾任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和求是学院院长。
崔瑾,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虛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组成员,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生物和食品学科组副组长,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学上着重开展生物类虛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等工作。主持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科研上主要从事蔬菜安全生产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共计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
供稿: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