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受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邀请,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少斌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罗璟副教授到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李少斌研究员面向全体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转录组学和线粒体动力学探究藏绵羊低氧适应的调节机制”的学术报告,罗璟副教授面向师生做了题为“脂肪组织与肥胖”的学术报告。共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分别由王玉涛教授、肖性龙副研究员主持。
报告会上,李少斌研究员围绕“基于转录组学和线粒体动力学探究藏绵羊低氧适应的调节机制的研究”,从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及展望等方面进行汇报,李少斌研究员对藏绵羊心肌线粒体在低氧胁迫下会发生何种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和分子基础进行了展望,与师生在实验技术、数据分析以及论文撰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李少斌研究员做报告
罗璟副教授结合多年来从事营养因子调控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表达、植物提取物及类药性功能性食品分析与研发、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及预防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脂肪组织与肥胖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报告。

罗璟副教授进行专题汇报
报告会后,李少斌研究员、罗璟副教授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围绕重点实验室科研选题、研究技术以及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为自治区实验室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据悉,李少斌,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生产和动物适应性进化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完成甘肃省青年科学基金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项目7项,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Animal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二等奖3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罗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营养学专业,曾任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现任职南京农业大学。主要参与承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糖尿病学会等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营养因子调控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表达、植物提取物及类药性功能性食品分析与研发、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及预防研究。